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3(2 / 2)

加入书签

郑夫人即便早就知道了结局,在刘据死后还是大喜过望,私底下还祭拜了她传承的楚巫一脉所信奉的少司命,如今听说两个儿子都会归来,一时也没想到两个儿子谁主谁次的问题,就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住在长乐宫,享受着皇太后的荣光。

刘栩之前被封为衡山王,刘显被封为淮阳王,不管是衡山,还是淮阳,其实地方都算是不错,起码不是被封到什么江都之类的地方,这会儿,这些地方还没有经过太多的开发,不够富庶不说,气候也有问题。衡山郡原本属于淮南王国,至于淮阳郡,那边其实就在老刘家起家的丰沛附近,无论是水土还是气候,都非常适宜,人口也不错,虽说封国稍微小了点,但是,刘彻的几个儿子,就算是刘闳和刘旦被封为齐王和燕王,实际上,他们的封地并不真的就是当年的齐国燕国故地,比起之前不知道缩水了多少。齐国那边有原本齐王刘肥一系的诸侯王影响力还在,至于燕国,以前那边直接就直面匈奴的威胁,等到后来没了,但是在一众封国之中,燕国距离匈奴也是很近的,因此,每每攻打匈奴,都要从燕赵之地征兵服役,那里人口户籍可是受了很大影响。所以真要论过得舒不舒服,刘栩刘显兄弟两个真不比上头几个兄长差。

这两位小的时候,郑夫人就暗自灌输过刘据并无人主威仪,彼可取而代之的说法,没错,两个都有,郑夫人自己都没给两个儿子分出主次来,如今再指望他们兄友弟恭,一致对外,显然不靠谱。

实际上的确是这样,这两人的封国算起来距离也不能说是很远,但是,兄弟两个就藩之后,往来却非常少,没办法,刘显记事的时候,刘栩就已经就藩了。刘显对这个兄长能有多深厚的感情呢?这也是因为刘彻登基太早,生孩子又太晚。像是孝景皇帝,他登基的时候,长子刘荣都十六七岁了,一直到孝景皇帝登基两三年后,才分封诸子为王,所以,别的不说,孝景皇帝那会儿的同母兄弟之间感情还是比较深厚的。但是刘彻这边,刘据还没立太子,卫霍军工集团就逼着刘彻分封诸子为王,用这个时代的说法就是,襁褓之中就被送到封国称孤道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能记得自己还有几个兄弟就算是不错了,怎么可能对这些兄弟有什么感情可言,便是同母所出也是一样,因此,一个个各显身手,就等着这次回到长安之后在刘彻那里显露自己的才干,然后拿到太子的位置。

长安一般公卿贵族同样如今都在头疼,虽说大家都知道,从龙虽说收益高,风险也很大,但是换做刘彻年轻十岁,大家多半会老老实实做刘彻的忠臣,但是,刘彻都多大年纪了,在位都几十年了,如今不先结交一个储君,等到新君登基的时候,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朝堂上哪里还有自己的位置呢?

刘彻对此却有意放纵,等到诸侯王陆续进京的时候,未央宫三五|不时地就有假消息传出来,今天天子称赞了燕王刘丹,明天又夸奖广陵王刘胥,后天昌邑王刘髆又得了刘彻的欢心……总之,似乎刘彻个个都很满意,弄得群臣不知所措。

跟刘彻相比,这几个诸侯王实在是太嫩了,他们就没接受过真正的皇室教育,就被送到了封国,而封国那边,对于诸侯王的态度其实都差不多,一般都是当猪养,只要不脑残到想要对抗中央,那么,其他都只是小节而已。尤其,他们是皇帝的儿子,而不是兄弟,所以,起码在刘彻还在的时候,对这些儿子都会比较宽容。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一个个在政治上其实都还很幼稚,一个个满脑子都是做太子,做天子,但是至于应该怎么做,其实他们也不清楚,只觉得应该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优势。

但是,他们在封国,正儿八经地政事都是国相在处理,要说什么垂拱而治,就是他们这帮诸侯王了,所以,刘彻其实对他们并不报以希望,不过就是想要看看这些儿子,哪个不安分,是不是有可能在自己定下了新的储君之后,生出反心来。

结果等到真的见过了,刘彻就有些失望,这些儿子真的都比较庸碌,目光也不够长远,最重要的是,胆子或者是担当也没多少。也就是说,就算是日后他指定了新的继承人,这些个废物儿子大概也就是在自己王宫里头抱怨一下而已,毕竟,除了刘旦还认识燕国几个将领之外,其他的在封国对军队都不重视。也就是说,他们将来就算是想要造反,都不得人心。

刘栩和刘显刚开始还有些聪明外露,嘴里喊的也是公羊,但是,无非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刘彻取公羊,主要取的无非就是大复仇这个理念,对于其他的,难道他就放在心上吗?而刘栩和刘显只知道吸收刘据的经

</p>

</p>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