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走科举路 第13节(2 / 2)

加入书签

她不敢赌,她读过史书,非常明白“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的道理,知道历史上多少厉害的大人物都是倒在根本没有在乎过的小节上的,所以她做事情追求周密,务必不能给自己日后留下坑。

对于他这么坚持,季兴杰也劝不住,但是他知道妻子这么拼着受累也定要参加柳条妹妹的婚礼,一是因为将他放在心上,与季家人有感情,二来也是给自己这个做丈夫的面子,免得自己一个人去参加柳条的婚礼没脸。

所以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却加快了出发当日考教学生的进度,提前了午饭的时间和出发的时间,务必让赵叔在路上慢些再慢些,确保自己的娘子路上不出事。

同时他还与李思微说好了,等她到季家之后什么事都不用沾手,就在屋里休息三天,等到第四天的时候再一同坐牛车返回便好。

李思微对丈夫关心自己的举动自然是十分受用了,笑着应下了所有的事情,同时也在季兴邦离开之前拉住他的手说道:“兴邦,这次回去大堂兄和大堂嫂不能等你了,劳烦你和桃花妹妹一家坐车回去。

不过你放心,你给柳条妹妹的贺礼我全都准备好了,你什么都不用带,空身和桃花妹妹他们坐车回家就行了。”

季兴邦:......

可是他之前就已经让桃花姐帮着购买了礼物了,现在大堂嫂又帮准备了一份,听口气还是已经买好了的样子,一点儿都不好拒绝,怕拂了大堂嫂的好意。

于是他只能笑着谢过大堂嫂,然后赶快去桃花姐家,真希望桃花姐还没有帮忙买礼物。

可惜的是桃花姐做事情也很靠谱的,她也早就帮着买好礼物了,季兴邦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说,只能将这件事咽下去,掏钱给了桃花姐,谢过她帮买礼物。

桃花姐没有收他的钱,不止如此,还将他拉进屋里将东西全部指给他看:“这些礼物是给你柳条姐的贺礼,这些是给你爹娘的礼物,这些是给爷爷奶奶的礼物,这些是给......”

季兴邦有些头大地记下了所有的礼物,出门之后长出了一口气,觉得女子们准备这些人情往来的东西着实不易,一点儿也不比念书轻松。

上辈子柳条姐也是今年出嫁的,可是那个时候自己还未考中童生,不算是一个单独的“丁”,家人们也不把自己算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用考虑这些人情往来的事情,只是自己攒钱私下买了一份贺礼送给了柳条姐,与这辈子的事情完全不一样。

想到这里,季兴邦无比的想念自家媳妇儿时晗雪,若是她在着就好了,有她在身边自己从未因为这些贺礼的事情烦恼过半分,可惜的是自己与她机缘还未到,自己现在就连想去时家见她都不可能。

为了避免自己做事孟浪影响了二人的缘分,季兴邦只能将所有的思念和不甘藏在心中,咬牙硬撑,与桃花姐出门到牙行买人去了。

牙人知晓桃花姐想买的人是能做活的,还想买一个小书童,于是他介绍给了桃花姐好些人。

牙人说道:“大户人家喜欢买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和小伙子,所以这些人的价格是最贵的。这些做事麻利,但是缺点是需要养很久,不能立马开始做活。

若是想要买过去就能直接做活的大姑娘大伙子,好处是力气大能立马用得上,坏处是性子已经成型了,得主家人好好挑选一番才能行。

还有一种就是将一家子人一同买过去,这样他们能安心留下来,坏处就是可能老的老小的小,有些能干活的,有些却是拖累,得养着。”

季桃花和季兴邦都点了点头明白了,杨荣正就是充当一个车夫和陪客的角色,在一旁看着不说话,也没有他说话的份。其实季兴邦也只是过来帮签契约而已,做主的最终还是季桃花。

季桃花心中转了好几个弯弯绕绕,还是觉得买那些十一二岁的孩子最贵又不能立马用,最不合算了。大姑娘大伙子能立即用得上,可是她怕有风险,不愿意买大姑娘在家里住着,免得丈夫起什么不好的心思或者着了人家的道,买大伙子又怕丈夫不愿意或者邻居家有嘴话说,她可是受够了“人言可畏”的苦了。

最后她咬牙之后决定还是要买一家子,这样价钱不算太贵,也少一些嘴话和风险。

千挑万选之后,季桃花挑了一户四口的人家。这家人是一男一女两夫妻和两个小孩,一个男孩十二岁,一个女孩八岁。他们一家都是家中受了灾,成了流民,为了活命自卖自身。

这四人里面身价银子最贵的就是那个十二岁的小男孩,虽然黑瘦但是看着身体很结实,还认识几个字,好些人家买书童、小厮都想选他,但是他们一家人一定要全部卖身在一处,才留到现在。

成年男子身材高大,面相老实,也有一把力气,算是身价银子排在第二位的。

只是那个成年女子身子看着有些弱,不像是个能做活的人,若不是搭配着出售一定卖不出去。还有那个八岁的小女孩看着虽然身体康健,但是年纪太小了,也没有多少人问身价银子。

季桃花看好这一家,主要原因就是那个十二岁的男孩子看着是个精干的人,还识文断字,若是给季兴邦做书童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况且这一家人在这种时候都不愿意分开,感觉是很有良心的人,互相之间有个牵挂,也不容易做出什么背主的事情。

这个年头虽然有卖身契管着人家,但是人心隔肚皮,也不能完全把稳,看人还是得看品性。

不过那个成年女子的身体弱是个减分项,若是她还要吃药调理身子什么的就不能买这家人了,谁家也养不起药罐子啊!

季桃花问了这个女子的事情,牙行笑着打包票说:“杨夫人放心,我们牙行卖出去的人之前都是先让回春堂的大夫把脉过的,没有什么疾病。若是卖出去三个月之内查出有什么大病,杨夫人大可以带人来砸了我家招牌!

再说了,我们与季府是相熟了,季夫人多次来我们这里买人,您也是季夫人介绍过来的,是季举人嫡亲的妹妹,我们也不敢坑你啊!”

季桃花闻言才放心了,然后点了点头让季兴邦与牙行的人签了契约,付了二十两银子将这一家人买回去了。

因为时间比较赶,所以她只来得及匆匆给这家四口人安排住在了自家新收拾出来的一个房间里,让他们赶紧休息。他们一家是姓周的,具体姓名还没细问,只知道男子叫周达。

第二天一大早,季桃花和杨荣正给周达讲了如何布置铺面的事情,还告诉他去哪儿都不用去,在家等着人送来定做好的桌子凳子,将铺面打扫好等着他们回家就行了,他们主家要回乡三天。

周达点头应了,保证一定把事情做好,季桃花和杨荣正、季兴邦他们便走了。他们也不怕这家人拿东西跑了,花了那么多钱买人,家当都空了,也没有什么可偷的。

作者有话说:

第二更送上!

第33章 柳条成亲

季桃花和季兴邦他们一行人出发得不算太早, 可是路上没有怎么耽搁时间,所以回到季家的时间比昨日里季兴邦他们还要早些。

到家之后,季桃花先是指使着杨荣正帮季兴邦将好些东西都搬下了车, 之后将部分自己准备的孝敬爹娘的礼物交给自家爹娘, 又和杨荣正二人赶着驴车回杨家去了。

她们夫妻二人早与公公婆婆说好了, 端午节先回家住一晚上, 第二天就和公公婆婆一起带着给柳条添妆的礼物到季家参加季柳条的婚礼,之后桃花在季家住两天,杨荣正先带父母回家,等到回魏县县城的时候杨荣正再赶着驴车来接季桃花、季兴邦。

季桃花和杨荣正走后, 季兴邦看着堆放在门口的那些礼物,赶紧分门别类笑眯眯地送出去,从爷爷到大伯、二伯、父母,人人都有份,只不过给柳条姐准备的那些添妆礼确是被他搬回了自己屋里。

一来明天等人来观礼的时候再送柳条姐和自己家都更有面子, 二来大堂嫂那边还帮自己准备好了一份呢, 得合起来才能送。

众人得了礼物都笑眯眯地夸赞季兴邦懂事了,季兴邦有些不好意思, 他一个大男人其实没有那么心细, 只是粗糙地想着自己攒下了几两银子要拿给爹娘存着, 让她们二人过上好日子, 确是万万想不到给每个人都带上些礼物的。

所以他说了这些都是桃花姐帮他提醒他的,众人嘴上不说,心中确是觉得桃花这个闺女做事情地道,又重情义, 是个好的。怪不得人家能到魏县县城里面去开店赚钱呢, 你看看人家这股子灵巧劲儿!

特别是季家二伯和二伯娘, 看了看自家老实得一整天都不说几句话的闺女儿柳条,再想想即将入赘的那个百宝也是个话不多的,恐怕这辈子就是在地里刨食的命了。想来想去,季家这三房里大房和三房都有盼头,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就是他们这二房冷冷清清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