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3(2 / 2)
秋闱的落榜考生现在已经抢不到了,不过今年春闱刚结束,算算时间也该出成绩了,劳烦王大人帮忙盯着,务必让那些返乡的学子知道盐州衙门在招人。
金榜题名的祝他们有大好前程,不幸落榜的也没关系,西北老家欢迎他们回来。
王广渊听的哭笑不得,“不用等春闱出成绩,你只需要以你的名义在陕西各州发招贤令,自会有无数贤才放弃现有的活计去投奔你。”
这儿有宁愿坐冷板凳也要等肥差的绣花枕头,但是更多的还是为了生计疲于奔波的普通人。
不要小瞧三元及第对读书人的吸引力,西北考科举难,这儿的读书人对状元郎更加尊崇。
苏景殊倒是想过这麽干,但是他怕陕西各州的官员联合起来告他黑状。
再说了,如今在西北的状元郎也不是只有他一个,冯大人那边明显比他更有前途。
他要是不小心给冯大人提供了思路,京兆府转运司的招贤令一出,他刚招到手的贤才立刻就能跑一大半。
不行不行,此法太险,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干。
王广渊顿了一下,提醒道,“苏大人莫不是忘了,京兆府不缺官。”
西北哪儿都能被嫌弃,唯独京兆府不可能。
目前登记在册的候补官员有八成等的都是京兆府的缺,其他两成等的才是各路州城的差事。
幸好县级及以上的官员任命权直接归朝廷,留给地方官员任命的都是没有品级的职位,真要所有官职都交给地方官任命天下非得乱套不可。
所以大胆点尽管发布招贤令,别的不说,至少过去的肯定都是踏实的人。
盐州清苦,愿意去的肯定已经考虑过到那里会过上什麽日子,由此筛选一波。
官府临时工转正的可能有,但是不多,只有特别优秀的才能得长官青睐破格举荐,指望给地方官干活来飞黄腾达几乎不可能,由此又筛掉一波。
左筛筛右筛筛,别有用心的人就被筛的差不多了。
就是有一点,发招贤令之前先和官家打声招呼,不然容易被逮回京城下大狱。
苏景殊摸摸鼻子,“我应该没有那麽多仇家。”
王知州但笑不语。
苏景殊:……
好吧,他承认朝中看不惯他的人越来越多,但是那也不能怪他,他就正常当个官,鬼知道为什麽那麽多人看他不顺眼。
想想老王当宰相也是天天挨骂,他拉的这点仇恨好像也不算什麽。
骂就骂吧,只要不骂到他面前就都不是事儿。
不过骂归骂,栽赃陷害算怎麽回事?
啧啧啧,有辱斯文。
苏大人义正言辞的谴责部分朝中同僚有文无行,不像他行得正坐得端从来不干栽赃陷害的事情。
他现在就给官家写奏疏。
春闱马上出成绩,等殿试结束官家也可以考虑考虑往盐州送两个知县或者主簿,从别处调两个经验丰富的知县也行,反正不能留现在的知县继续当知县。
发布招贤令的主意是王知
↑返回顶部↑